中国翡翠四宝与86工程
2023/9/27 来源:不详年,北京玉器厂玉雕艺人王树森老先生,呼吁寻找“卅二萬種”,他说:
“昔闻几块巨型宝翠不知下落,名曰‘卅二萬種’。今我等玉雕艺人垂垂老矣,惟愿有生之年,将平生技艺,施诸良材,造出惊世翠宝,以报效国家!”
说到动情之处,老人声泪俱下。在场记者为之感动,第二天一篇《宝玉何在》的文章见诸报端。
经过媒题登报找寻后,大师终于看到了30年来梦寐以求的四块翡翠。
一、“86”工程
年7月,经国务院批准,国家计委将四块国藏翡翠(卅二萬種)移交轻工部,要求制成大型翡翠艺术珍品,同年11月9日运抵北京玉器厂,正式开工。因为原定年完成,故名为“86工程”。
“86工程”由轻工部组织,北京玉器厂承担,王树森大师领衔,四十多位玉雕大师和高级技工参加。由著名专家组成顾问团:有美协副主席刘开渠、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、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世襄、画家黄胄、书法家启功、雕塑家钱绍武等。
北京玉器厂承接“86工程”后,历经八载,终于完成“二十世纪中国玉坛上的伟大创举——翡翠四宝”。
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四件国宝题写了充满诗意的名字,分别是《岱岳奇观》、《含香聚瑞》、《群芳揽胜》、《四海腾欢》。
二、四大翡翠国宝
1、山子《岱岳奇观》岱岳奇观,高78厘米,宽83厘米,厚50厘米,重.8公斤。
它是以世界上罕见的重公斤的大翡翠加工而成,艺术家们根据原料呈等边三角形的特点,量料选题,即根据材料的形状、色泽、质地等特色来确定题材,设计为五岳之首的泰山,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,寓意深远。
同时,因材施艺,随形就势,尽量保全珍贵的原料,占用边沿和棱角料,既保持翡翠体积大的优点,又使山脉峰峦起伏,错落有致。
在布局上,作者们经过三次上泰山写生、观察,在艺术上进行概括和集中,突出重点,以中天门为中心,集中表现十八盘、天街、玉皇顶等主要景观,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。
2、花薰《含香聚瑞》高71厘米、宽56厘米、厚40厘米,重公斤。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,集圆雕、深浅蓝浮雕、镂空雕于一体,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、精、尖水平。
原料重.4公斤,形似长方形,外形完整,绿翠多,材料质地优良,所以艺术家们将它设计为球形花薰,它不仅发挥了中国玉器艺术史上高难度的套料工艺,而且以料中套料,小料做大的手法,增加原料绿翠的面积。
花薰由底足、中节、主身、盖、顶五部分组成,并以主身和盖组成的球体为中心,周围饰以圆雕的九龙。在盖、中节、底足的三个部分,以深浅浮雕的技法和开光的艺术形式,装饰传统的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“四灵兽”图案。盖的周围除四个开光图案外,通体镂雕唐代传统的蕃草图案。
整件作品在五个部分的组合上,底足和中节、中节和主身、盖和顶的结合都采用螺口相接的方法,达到螺纹角度精确,子母口密切配合,制作精细而准确。
3、花篮《群芳揽胜》篮高64厘米,其中满插牡丹、菊花、月季、山茶等四季香花,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。
由高祥主创设计,现珍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。它用传统套环技法琢出提粱和两条各有32个环的活动链子(40厘米长),将从篮体中掏出的玉料琢成各种花枝,插嵌篮中。
花篮局部的牡丹,菊花,玉兰花,月季,山菊,悬崖菊,萱草花等花卉构图优美,花型豪放。花卉,枝叶舒展优美,呈现百花争艳,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4、插屏《四海腾欢》高74厘米,宽.4厘米、厚1.8厘米,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,九条翠绿色巨龙,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,气势磅礴,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。现珍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。
四海腾欢,翡翠切片插屏。所用的原料重77.8公斤,呈扁长方形,最厚处为8厘米,质地色泽很好,绿色多而密,晶莹而透亮。
艺术家们将它设计为插屏,经过极其精密的测算,将扁长方形、厚仅8厘米的翡翠平均剖为4片,艺术家们将4片厚1.8厘米的翡翠采取左右对称的手法,拼合为一块大插屏,比原来的材料大了三倍,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翡翠晶莹透绿的质地美。在拼合后,整件作品不仅平整,而且在接缝处平直一致,基本严丝合缝。
艺术家们经过协商,最后该翡翠料坯确定题材为“云龙九现”。具体设计方案是以最佳的绿色料雕作九龙,以白地、青地、藕荷色地作云、水、气充当陪衬,“象征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叱咤风云、无往不胜的声威”。
这四件玉雕作品于年获国务院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“珍品”金杯奖。
end
素材来源于网络
如果您喜欢本文,就订阅一下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