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梦栊翠庵妙玉的梅花雪煮的茶什么味
2023/7/12 来源:不详红楼梦第四十一回,贾母带着刘姥姥游大观园,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,说是里边供着菩萨,才吃了酒肉怕冲了,院里小坐讨杯茶就走。大施主来了,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,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,给了贾母。知道贾母不喝六安茶,给贾母上了老君眉。其他人都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。贾母又问什么水,妙玉答是旧年的雨水,贾母才尝了一口,剩下的给刘姥姥也尝尝,不用说贾母和妙玉对茶道都是很讲究的,侧面反映出妙玉不同寻常的贵族身份。
不管妙玉从前是什么身份,再贵也贵不过贾母去,况且现在还寄人篱下,但妙玉就是这么孤高自傲,能入她法眼的也没几个。妙玉把宝钗黛玉带进里间,宝玉也跟了进来。妙玉拿出自己不常用的茶具,用自己舍不得喝的梅花上的雪水煮了茶给三人喝体己茶。
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。一个旁边有一耳,杯上镌着“〈分瓜〉瓟斝”三个隶字,后有一行小真字是“晋王恺珍玩”,又有“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”一行小字。妙玉便斟了一斝,递与宝钗。那一只形似钵而小,也有三个垂珠篆字,镌着“点犀{乔皿}”。妙玉斟了一{乔皿}与黛玉。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。
妙玉给宝钗用的茶具叫“ban匏斝”。ban字不常用打不出来了,左边一个“分”字,右边一个“瓜”字,从字面来看,大概就是把葫芦分开,民间称之为“瓢”的东西,据说在小葫芦刚结嫩果还没长成熟的时候套上预制好的模具,让葫芦长成模具的样子,再加工制成各种器具,听着也算不上什么珍宝,后面的小真字“晋王恺珍玩”就更奇怪了。王恺是晋武帝亲舅舅,晋武帝曾经支持王恺和石崇斗富,王恺不大可能拿这么不值钱的东西跟人斗富,西晋时候也不盛行这个,不大可能是王恺的东西。落款是“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密府”更奇怪了,就算是王恺的东西,年后还保存得好好的,几经周折落到了苏轼手里,元丰五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不在眉山,密府大概就是监狱或者临时关押的地方,那种地方不可能见到什么珍宝古玩。
点樨乔妙玉给黛玉用的茶具叫“点樨乔”上“乔”下“皿”,这个字也不常用打不出来了。犀牛角制成的器具,听起来比瓣匏斝好像珍贵些,毕竟犀牛角不那么多见,大概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寓意。
绿玉斗给宝玉用的是妙玉日常用的绿玉斗,后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{台皿}出来
妙玉这是请喝茶吗?哪一件也不是茶具呀!分明是酒具嘛!很像祭祀用的酒具。喝的又是什么水?
黛玉因问:“这也是旧年的雨水?”妙玉冷笑道:“你这么个人,竟是大俗人,连水也尝不出来。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,收的梅花上的雪,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,总舍不得吃,埋在地下,今年夏天才开了。我只吃过一回,这是第二回了。你怎么尝不出来?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,如何吃得!”(第四十一回)
话说妙玉给贾母喝的不就是旧年的雨水吗?贾母那么有品位的人都喝得,宝玉,黛玉,宝钗,妙玉这几个少年怎么就喝不得了?在妙玉看来贾母也是个俗人,也不配喝梅花上的雪水。
红楼梦里的梅花代表英烈,雪通常跟流血事件有关,是不是立刻就觉得茶水不对味儿了?宝玉喝了说果然清香。妙玉把三个人招来显然不是喝体己茶的,大概是为祭奠英烈合作一本书吧。宝玉用的茶具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,跟《红楼梦》的一百二十回正好吻合。给宝钗用的ban匏斝上刻着元丰五年苏轼等文字,元丰三年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,元丰五年苏轼很多著作都是这一年完成的,词有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,文有前后《赤壁赋》,书法有天下第三行书《寒食帖》,这一点是否也暗示妙玉的身份呢?不得而知。给黛玉用的茶杯灵犀一点通,黛玉诗书才情俱佳,天然就是好写手。我猜想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写作团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