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镇江,当年曾有过这些私家花园
2023/10/8 来源:不详自古以来,镇江有很多私家花园,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建造。
到了宋代私家花园不但更多,而且建造得更加别致、更具特色。如宋朝宰相刁约建造的“藏香坞”,位于丁家巷内。沈括的“梦溪园”在朱方门外子城下,也就是现在梦溪园巷,还有放鹤门外的黄鹤山韩世忠的“西园”等。
这些私家花园都具有相当的规模,有的花园,园中有园,亭台楼阁,奇花异草,一应俱全。据邑志记载:“韩蕲王花园,内有飞盖堂、传觞亭、覆云台、留仙洞。”
古代镇江不但花园众多,而且还有不少画楼,南宋诗人戴复古有诗赞道:“京江画楼三百所”,可见当时镇江画楼之多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:“万岁楼”、“千秋楼”(也叫“芙蓉楼”)、“北固楼”、“多景楼”、“望江楼”、“大观楼”、“月光楼”、“读书楼”等等。这些画楼有的依山傍水,有的园中而建,形成了园中有楼,楼在园中,相互增辉,彼此共雅的奇特风景。
清末民初,私家花园也为数不少,有的规模很大,有的较小,兼售花卉树苗、金鱼等,一般都不对外。
较有名气的有“琴园”,“琴园”在京几岭下,老火车站对面,为张琴夫所建,因此得名“琴园”。占地有十余亩,门口有小木桥,过桥则有竹篱笆为屏障,园内亭台楼阁、装点适宜;竹树小鸟、安置有序,幽静而典雅,质朴而洁净,颇有情趣。年,革命先驱赵伯先的遗体从香港运回,就是在“琴园”举行的追悼会。
位于小码头底金山河的“吴园”,原名“冶心园”,为曹家麟所建。曹家麟,字秉仁,原籍南京。光绪中叶,在镇江开设洋和广货号,经营美孚煤油沿革等。曹秉仁买下金山东南柴滩,建造“冶心园”。园内除花木亭榭外,设有承志学堂。清末大官巨绅如端方、张謇等到镇江时都常在曹园寄寓。辛亥革命时,曹园是革命党人重要活动基地。民国成立后,选举议员等政治活动也在园内举行。宣统元年,曹秉仁经商失败,园产卖给吴锦堂,改名“吴园”并进行了修缮,园内有小河环绕,亭屋点缀,繁花似锦,尤以菊花最为名贵。
牌湾小山上的“独乐园”,虽然面积不大,但小巧玲珑,花木扶疏,曲径通幽。园中桃树甚多,花开季节,园内一片火红。
新马路的“桐桂园”以梧桐桂花众多而闻名,秋季桂花盛开,香气四溢,令人陶醉。园内有金鱼池,对外出售,顾客要购买金鱼,多则几元,少则几角。
另外还有许多小花园,如金山河的“槐园”等,都各具特色,争奇斗妍。
旧时建造私家花园的多为实业家、银行家以及有钱的商人,当然也有一些以卖花为主的小园林。
被南通实业家张謇称为亳县二郭的郭礼征、郭霄庭也都有相当规模的私家花园。郭礼征是江苏电力之父,年在镇江筹建大照电灯公司(今镇江市供电局所在地),在其住所今东荷花塘号建有一座花园。花园内除了亭台楼阁、花草树木外,还有荷花池,池内不但荷花盛开,而且金鱼穿梭嬉戏。园内有一个花坛特别引人注目,种满了牡丹、勺药。每当春天来临之际,牡丹竞相开放,绚丽多姿;而到夏日,勺药又纷纷吐艳,清香飘逸。
花园有一专职花工负责养花植树,些花工不但精通养花种草之术,还能用各种花草编织飞禽走兽,微妙微俏。清代镇江郊东周伯义写的《扬州梦》中详细提到了这一民间工艺:“……用铜丝穿作禽鸟,或编花篮,备悬帐中,可留香两日”。用铜丝或铁丝编织花草是镇江的传统工艺,可惜这一工艺现在几乎绝迹。将编织后的花草放在房中,悬于帐内既温馨怡人,舒适高雅,又美化居室,增添情趣。
郭霄庭所建的“同茂花园”位于解放路,现花园大酒店所在地。此花园的特点是:面积大、树木众多、花草繁茂、品种齐全,还有一排花房,对外出售盆花、金鱼等。每当寒冬来临,其它花园除了梅花之外,基本无花可赏,而“同茂花园”的花房内却温暖如春,依然百花争艳,令人赞叹不已。
“同茂花园”花卉品种众多,尤以杜鹃取胜,特别是“五宝绿珠”最为名贵,这里面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。据说,很早以前,镇江南郊黄鹤山有一对青年男女,两小无猜,情投意合。女的不仅长得聪明美丽,还会唱歌,歌声一响,黄鹤山下满山遍野就会开遍杜鹃花。后来她的盛名传到皇宫,皇帝选她进宫,男的日思夜想,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找到皇宫。可是皇宫戒备森严,根本进不去,情急之下吹起了排箫。箫声惊动了女的,她也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。一连几天,两个人就这样不吃不喝,只是对歌,渐渐地都支持不住了,女的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,有五个瓣儿,花心有一颗碧绿碧绿的珠子,男的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、绚丽斑斓的小鸟,小鸟飞进皇宫,衔起杜鹃花飞到镇江南郊的黄鹤山下,把这朵花栽在女的住处。从此,女的门前就有了一株美丽的杜鹃花。由于这株花有五瓣一株,人们就把这株花叫做“五宝绿珠”,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。
镇江还有一个较大的私家花园,即“倪家花园”,位于今老年大学与青年宫一带,为倪运甫所建。倪运甫家居仙鹤巷,早年与吴鼎昌、乐乾斋共同创办了盐业银行,任上海分行经理。盐业银行是我国创办最早、资本最多的银行。清末镇江的钱庄业相当发达,兴起甚早,有“无镇不成庄”之说,过去江苏各地及上海的钱庄不少为镇江帮经营。后来,钱庄业发展成为银行业,又有“无镇不行”的说法,意思是镇江人创办的银行遍布全国各地,银行界有不少镇江人成为银行巨头,如胡笔江、赵棣华、陈光普等。
清末民初,外国人在领事馆、公寓也建有为数众多的花园,其中以“丰和园”最为著名,位于京几岭下牌湾,地极广大,布置俗不伤雅,楼亭山石,错落有致。
另外还有宝盖山正东小太古山的“太平花园”。
镇江的私家花园还有和游艺场融为一体的,如邑人宛中平在新医院门珍部一带开设的新园林,就类似上海的大世界。占地十余亩,有花草树木,简易亭屋,常有魔术杂技、地主戏曲、各种杂耍把戏演出。年,世界著名的德国海京伯马戏团分团来镇时,曾在此演出。
从私家花园到园林社会化,这是一大进步,年,镇江建造了“伯先公园”。
范烟桥在《茶烟歇》中专有一篇谈到“伯先公园”:“依山为屋,杂植花木,铜像巍峨,气象殊壮严,东南都市之公园,武林外此其巨擘矣”。盛赞“伯先公园”,并可与杭州媲美。后陆续有了“河滨公园”、“江滨公园”。解放后,金山、焦山、北固山都开辟了园林区。
敏成别墅的花园
进入90年代,花园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,各地新建的生活小区通常冠以“花园”二字。镇江近期新建的住宅小区也向花园式小区方向努力。这些小区内有花草树木、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、假山石径、喷泉飞瀑,还有各种娱乐、文化、健身场所,实是人们工作之余憩息休闲的理想场所。
参考资料:郭维庚《镇江的私家园林》
点击分享:
这,就是镇江的“辛丰镇”啊!
这,就是镇江的“访仙镇”啊!
这,就是镇江的“陵口镇”啊!
这,就是镇江的“高资镇”啊!
这,就是镇江的“大路镇”啊!
这,就是镇江的“延陵镇”啊!
看这些镇江记忆,却已淹没光阴里!
挖掘镇江的文化,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