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瓜优良的早熟中熟晚熟品种
2023/7/18 来源:不详生产上优良早熟品种一般都有植株上雌花出现早、坐果节位低、雌花出现间距小(多为3~5片叶)、低温弱光条件下易坐果、单果重较小、果实品质好等特点,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有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“郑杂5号”,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、栽培范围最广的早熟品种,全生育期85天,果实发育期28~30天。“郑杂5号”的植株生长势旺且极易坐果,平均单瓜重4kg,每m2产kg,果实椭圆形,果皮绿底上有墨绿色宽条带,果肉大红色,肉质松脆,果实心糖含量10.5%~11%,商品瓜对成熟度要求不严,八成熟采收上市即有较好品质,适于地膜和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。
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“京欣一号”也是表现优良的早熟品种之一,果实发育期28天左右,植株生长势中等。平均单瓜重3~4kg,每m2产kg,果实圆球形,果皮绿底上有墨绿色条带,果肉深粉红色,肉质松脆,果实心糖含量11%,但皮薄易裂,不耐贮运。生产中表现较好的早熟品种还有新疆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“早佳”品种,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的“抗病苏蜜”品种,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选育的“郑杂9号“”郑抗6号”等品种。
中熟西瓜品种是我国西瓜生产面积中比例最大的品种群。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较旺,坐果节位较高,分枝性强,多为大中型果,产量高。近年来我国科研育种单位培育较多的也是中熟品种。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:“丰收2号、3号”品种,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,果实发育期33天。“丰收2号”的果实圆球形,“丰收3号”的果实椭圆形;果皮墨绿色,果肉大红色,果实心糖含量10%~11%,平均单瓜重约5kg,每m2产~kg;果皮坚韧耐贮运。植株生长势强,抗病性较强,适于华北多旱气候栽培区种植。“新红宝”,我国台湾省选育的杂交种,果实发育期35天左右。果实椭圆形,果皮浅绿底色有翠绿色细花纹,果肉红色,果实心糖含量10%~11%,平均单瓜重4~5kg,一般亩产kg,果皮坚韧耐贮运。植株生长势强,但耐湿不耐旱,在长江中下游的多湿气候栽培区和华北多旱气候栽培区(有灌水条件地方)面积较大。
“郑杂6号”,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种。果实发育期30~32天,果实近圆形,果皮浅绿底色上有深绿色齿条带,果肉大红色,肉质松脆,果实心糖含量11%左右,单瓜重5kg,每m2产kg,植株长势旺,抗病性强,该品种适宜在华北地区种植。其他中熟品种还有“金钟冠龙”(台湾选育),“汴杂7号”(河南开封市蔬菜所选育),“庆红宝”(黑龙江大庆市农科所选育),“西农8号”(西北农大园艺系选育)“,金花宝”(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种子公司选育),“新澄”(广东汕头白沙原种场选育),“夏宝3号”(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)等优良品种,也已有较大生产面积。
西瓜晚熟品种的特点是植株生长势旺,坐果节位高,果实发育期长,成熟慢,果型大,产量高。生产上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,增加经济效益,大面积栽培晚熟品种的地区不多。代表性品种有新疆农大园艺系选育的“红优2号”和美国南卡州查理斯顿东南蔬菜育种研究所选育的“查理斯顿”。红优2号、红胜龙品种的果实发育期40~45天,果实椭圆形,果皮绿底上有墨绿色齿条带,果肉桃红,果实心糖含量11%左右,平均单瓜重5~6kg,大者可达10kg以上,m2产量在~kg。植株长势旺,节间长,分枝多。适宜在西北干燥气候栽培区种植,在华北多旱气候栽培区和长江中下游多湿气候栽培区种植,表现植株长势旺,抗病性强,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表现较好。